2007-05-10 13:36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地區(qū)經濟蓬勃發(fā)展,住房建設更是一派興旺景象。筆者所見不少臨街底層帶商店的住宅樓,下面幾層采用原250mm實心“承重”磚墻,上面幾層采用空斗“承重”磚墻,而墻體又均按后砌填充墻砌筑,這種結構體系既非磚混結構,也非框架結構,姑且名之為“框混結構”。這類體系的民房,在溫州、瑞安一帶已呈燎原之勢。溫州市區(qū)及其所屬瑞安市、平陽縣、蒼南縣抗震設防烈度為六度,場地類別為Ⅳ或Ⅲ類,這種房屋明顯不符合國家現(xiàn)行抗震設計規(guī)范要求。它們的設計者多屬私人無證違規(guī)設計,也偶有正規(guī)設計單位的,設計很粗糙,結構與建筑矛盾頗多,圖紙交代不清、不全之處甚多。這樣的施工圖居然仍能開工,說明國家建設部門對村鎮(zhèn)民房建設的監(jiān)督管理應加大力度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2、工程概況
本工程實例為浙江溫州瑞安市××鎮(zhèn)××村十二戶村民聯(lián)建房,建筑面積5660m2,建筑總長度44.25m,總寬度15.60m,共8層,一層為商店,二層為商店業(yè)主生活用房,三至八層為住宅。一層層高3.50m,二層層高2.90m,三至八層層高3.20m,屋面板起坡點標高25.60m,坡度2%,最高點25.73m.在10—11軸間設有電梯1臺。室內外高差在設計說明中為0.450m.衛(wèi)生間樓板厚90mm,其余均厚120mm.柱、梁截面及樁基礎設計概況見下述;炷翉姸鹊燃壘鶠镃20.瑞安市抗震設防烈度為六度。
3、主要問題分析
3.1 結構體系問題
。1)從設計圖紙上來看,設計者采用的是“框混結構”體系,而非框架結構體系。這種結構體系傳力途徑不明確(與施工順序有關),明顯不符合國家抗震設計規(guī)范要求。設計說明中說:“一至四層承重墻體采用厚250mm、MU10機制大侖磚(又稱八五磚,溫州地區(qū)采用的規(guī)格為250mm×75mm×50mm的實心粘土磚)、M5混合砂漿實砌,厚250mm;五至八層承重墻采用MU10機制大侖磚、M5混合砂漿平砌空斗,厚250mm.所有框架填充墻均為MU10機制大侖磚、M5混合砂漿平砌空斗,厚250mm;厚75mm半磚墻用M5混合砂漿實砌,在距地0.9m、2.1m處設二道鋼筋混凝土過梁!背兄貕εc填充墻如何區(qū)分未有交代,本來在框架結構體系中,就只有填充墻,沒有承重墻。如一至四層施工時均能先砌墻(留馬牙槎)后澆梁柱,則一至二層的橫向框架梁所承受的荷載可通過墻體傳至基礎承臺梁,而三層以上除①、④、⑦、⑩軸外均無墻;如施工時也是先澆梁柱后砌墻(筆者看到的此類房子均是如此),則這種實心磚墻除增加重量及造價外,仍只能起填充墻的作用。縱向框架梁下因無墻,故荷載只能全部傳給柱子。
。2)其樓梯間采用厚250mm實心磚墻承重,設250mm×250mm及250mm×300mm構造柱與局部圈梁,“框架”與磚墻承重混用,不妥。
。3)10至15軸間柱網混亂,縱、橫柱位均對不齊,出現(xiàn)“框架梁”臺“框架梁”在抬“框架梁”的情況,不妥。
3.2 結構分析這種“框混結構”體系不符合我國現(xiàn)行抗震設計規(guī)范要求,且傳力途徑不明確,故無現(xiàn)成的電算程序,現(xiàn)按框架結構體系進行分析。本工程共八層,房屋總高度也大于24m,屬高層建筑,按《國家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guī)程(JGJ 3-91)》第3.3.1條,本工程宜進行抗震分析,場地類別估計為Ⅳ類,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抗震設計烈度為六度,分別用TBSA和TAT程序進行計算,二者結果基本接近,F(xiàn)取用TBSA的計算結果。
。1)結構自振周期、位移等滿足規(guī)范要求。
。2)柱子:柱子軸壓比及配筋均不滿足要求,而且相差太大。本工程共設62根柱子,底層僅2根柱子的軸壓比為(0.86—0.89)<0.90,一、二層柱子的箍筋僅說明為6@100至200,而無截面圖表示箍筋形式,配箍率非常低,均小于0.4%.按《JGJ 3-91》或抗震規(guī)范要求,柱子箍筋直徑宜為8,配箍率應達0.6%—1.2%.三層以上柱子截面均變小,軸壓比六層以上才<0.90,配筋及配箍率也相差太遠。所以本工程的柱子截面及配筋絕大多數(shù)均需加大,有些需加大一倍以上。在抗震設計中,強柱弱梁是基本原則,本工程柱子太弱,因此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3)框架橫梁:本工程在①—⑩軸線分別布置橫向框架KJ1、2、3,根據(jù)實際正負彎矩配筋情況,我們將梁端彎矩調幅系統(tǒng)取較低值0.80,盡量減少負彎矩值,計算結果表明橫向框架梁抗彎、抗剪、抗剪扭承載能力嚴重不足。
(4)縱向框架梁:本工程縱向框架梁均用連梁(LL或L、TL)表示,未按框架梁設計,其典型縱向梁抗彎、抗剪、抗剪扭承載能力不足。
。5)縱、橫向框架梁計算裂縫寬度太大超過規(guī)范要求。
3.3 樓、屋面板問題本工程樓、屋面板除衛(wèi)生間厚90mm外其余均厚120mm,實際最大板塊僅3450mm×5500mm,板厚可取110至100mm,其余板塊除衛(wèi)生間外均可取厚100mm.總體看,樓、屋面板混凝土及鋼筋均存在浪費現(xiàn)象。
3.4 基礎問題
(1)本工程無地質資料。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無地質資料不得進行設計及施工。
。2)本工程“根據(jù)臨近已建建筑物情況和業(yè)主要求”,采用φ500鉆孔灌注樁,樁身混凝土C20,有效長度32m的樁14根,單樁承載力420kN,有效長度35m的樁16根,單樁承載力460kN,承臺梁截面350mm×(800至1000)mm,柱子放在承臺梁上。按該設計,樁總承載能力〔N〕=420×144+460×16=67840kN,房屋總重量W=82503kN,〔N〕/W=67840 /82503=0.822<1.0,不滿足要求。
3.5 構造問題
。1)抗震規(guī)范或高規(guī)第5.2.16條規(guī)定,三級框架的柱箍筋最小直徑為8,本工程全為6 ,且配箍率太低,均不符合規(guī)定,當柱截面為350mm×450mm及450mm×450mm時,箍筋最大肢距為400mm,超過不宜大于300mm的規(guī)定。
。2)抗震規(guī)范或高規(guī)第5.2.34條規(guī)定,三級框架的梁端加密區(qū)箍筋最小直徑為8,最大間 距hb/4=(300—500)/4=75—125及150,現(xiàn)框架縱、橫 梁箍筋均為6,梁端加密區(qū)箍筋間距也大部分為@200,不符合要求。
(3)二層樓面按建筑圖每間均有樓梯間,但其結構平面布置圖中無洞,不知施工時如何開洞 ,洞口大小為1100mm×3500mm及1100mm×2100mm,如洞邊不加梁,樓板有可能斷裂垮塌。
。4)三至八層樓面有少數(shù)板塊上有衛(wèi)生間隔墻,設計說明為“位置自定,做止水線反梁150mm×50mm,內加配2φ12”,此鋼筋多數(shù)未伸入支座,也未另加小梁,是極不恰當?shù),存在安全隱患。
。5)10至11軸間有電梯井,但屋面或八層均未設電梯機房,不知施工時如何解決。
。6)本工程柱子型號居然有16種之多,柱子截面尺寸有12種之多,配筋種類也太多,實在太復雜,且易使施工時引起混淆和混亂,實無必要。
。7)設計圖中錯、漏、碰、缺問題甚多,不勝枚舉。
4、討論
。1)本工程土建設計嚴重違規(guī),結構體系嚴重不妥,構件設計及構造錯誤嚴重,柱子截面太小、軸壓比太大、配筋太小,梁抗彎、抗剪、抗扭承載能力嚴重不足,梁計算裂縫寬度太大,不能保證建筑物正常安全使用,更不能滿足六度抗震設防要求,一些構件又不經濟、不合理、浪費嚴重,設計粗糙,交代不全、不清之處甚多,錯、漏、碰、缺嚴重,圖紙質量低劣 ,且無地質資料,本應不得施工。
。2)本工程竣工后,住戶裝修切忌任意加大荷載或在屋面違章搭建用房。并應進行仔細觀察,如發(fā)現(xiàn)有異常情況(梁開裂的可能性很大),應進入危房監(jiān)管程序。
。3)據(jù)了解溫州地區(qū)村鎮(zhèn)民房建筑的施工質量也普遍較低,但筆者未聞有此類“框混結構”房屋垮塌的報道。按我國現(xiàn)行設計規(guī)范設計的房屋是有一定的安全儲備的,其“安全系數(shù)”約為1.5至2.5,即當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設計值與內力組合設計值之比小于1/1.5至1/2.5=0.66至0.4時有破壞的危險,本工程有很多構件已屬于此范圍。
。4)國家對民房建筑(特別是農村村鎮(zhèn)的民房建筑)的監(jiān)管應加強力度。如溫州地區(qū)這種無證設計、違規(guī)設計的“框混結構”房屋,可能只有到發(fā)生垮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時,有關部門才會出面進行管理,則未免為時已太晚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