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施工資料 > 正文
2008-03-24 17:24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如何使資源效用最大化 我們?yōu)楣岣母镒龊脺蕚淞藛幔?/p>
幾年來,筆者一直在思考一系列問題。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獰岣模课覀冊鯓訜岣牟拍苁浅晒Φ?我們行業(yè)和我們的企業(yè)在目前要做哪些事情?
一、首先說到為什么要熱改?
有人說熱改可以解決收費難的問題。
有人說熱改可以解決國有企業(yè)負擔過重的問題。
有人說熱改可以解決政府包攬供熱投入的問題。
這些說法反映了供熱企業(yè)、用熱企業(yè)、政府部門的局部利益。也是一種心聲。
但是筆者以為:
供熱改革的目的是使社會資源效用最大化。
什么是使社會資源效用最大化?
我們的社會每年的供熱現實是:日子難過年年過,年年過的都不錯。
為什么?那是因為全社會每年有巨大的投入在供熱上。
這就是社會資源。
問題是使社會資源效用最大化上有問題。我們過去的體制使得的社會資源的效用沒有最大化。存在巨大的浪費。
我們怎樣才能使社會資源效用最大化?有人說只要市場化問題就全解決了。問題真的這樣簡單嗎?
如果是這樣,這個問題不會留到今天來解決。
在這里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其它領域改革的實踐。
現在大家都在抨擊醫(yī)療制度的改革。但是醫(yī)療制度改革的失敗并不是由于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認定其失敗才失敗的。而是在政策一經制定就失敗了。為什么?這是因為原有的醫(yī)療制度下并不是沒有社會資源。原有的醫(yī)療制度下全社會每年有巨大的投入。只不過保障的范圍不合理、體制運行效率低下、存在嚴重的浪費資源的現象。這些原有制度的缺陷、弊病大家都清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問題是:用一個私有化的方案來建立個人帳戶,把看病的錢平均分配到每一個職工,然后把醫(yī)療單位推向市場。這個看似公平的私有化方案并不會自然而然地提高效率。問題很簡單:原有的醫(yī)療制度存在巨大的浪費。比如效率只有50%?我想這個評價許多人能夠接受。那么已經被宣告失敗的方案呢?一年當中有90%的人沒有生病。結果90%的進入個人帳戶的錢——注意這就是社會資源沒有進入醫(yī)療保健的范圍——資源流失了。結果是可能1%(這里假設9%的人的個人帳戶里的錢可以滿足其醫(yī)療費用)的人的個人帳戶的錢根本不足以支付其基本的醫(yī)療費用。這就是出現“大病返貧”現象的解釋。從此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改革在制度設計的同時已經就注定要失敗了。因為它沒有使社會資源效益最大化,恰恰相反是使社會資源最小化了。衡量一個政策的好壞,有一個標準:可以有一部分人因此而過的比以前好;但是另外的人并沒有因此而過的比以前差。
我還是重申我的觀點:中國所有的改革其本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新建立和健全。有一個提法叫: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市場化就是效率優(yōu)先。問題是誰來兼顧公平。
這個責任只能是由政府來承擔。實行“熱改”,各級政府部門不能再像當初“醫(yī)改”那樣千方百計的企圖卸包袱。政府的投入不能減少。有人說只是北京市政府有補貼有投入。其實這些年來所有國有的供熱企業(yè)承擔的經濟負擔難道不是國家的嗎?只不過今后政府不再補貼供熱企業(yè),而是補貼低收入的群體。
困擾供熱企業(yè)的收費難的問題,不是用分戶供應可以解決的,也不是用計量收費可以解決的。是要用社會保障來解決的——沒有人交不起熱費了。再加上法規(guī)的健全。能不能收齊熱費就看供熱企業(yè)的服務質量了。
二、熱價應不應該到位?怎么到位?
在分析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價格長期扭曲會出現什么問題。我們過去所有對價格的控制其目的多數時候是為了照顧低收入群體的利益,所以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好的出發(fā)點不一定帶來好的結果。
政府定價人為地扭曲了供求關系,在短期內不會減少供給量,價格也確實得到控制,但是從長期看肯定是會影響供給量的。對社會來講是資源的配置出現偏差。資源配置的效率降低了,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舉一個例子:北京建城的歷史有3000多年,F在北京城的基礎是明、清兩代的都城。在過去的幾百年當中北京城里的房屋基本是完好的,每個院落屬于一個家族,家族對自己的房屋不斷修繕。如果不是自己住,為了出租生息更要維護好房屋。即使當一個家族敗落了,房屋會馬上賣了出去。新房東也會繼續(xù)維護房屋。但是在大家都清楚的一個階段中北京的房屋出現了大量的危房。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曾經出現為了保護租房人利益而硬性規(guī)定了極低的私房出租價格。這個政策帶來兩個結果。一是長時期的住房緊張。二是由于租不養(yǎng)房,房主又不能收回房屋,房主拒絕修繕房屋。當時曾經有文件要租房人單位維修,這是當時財務制度下無法實現的。又有要租房人停交房租用交房租的錢來修繕的政策,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值得慶幸的是這個問題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經糾正過來了。隨著北京現在有了大量的房屋在出租,所以人為扭曲了的供求關系從長期來看是十分有害的,定價還是應該順應市場的供求關系。
過去有一個提法,叫“保本微利”!氨1疚⒗钡臒醿r肯定不是到位的熱價。為什么是微利?據說是因為風險小。真的風險小嗎?比國債風險還。恐挥泄岬耐顿Y有了社會的平均利潤才可能吸引社會的資金。以去年新加坡的巴士、地鐵調價為例,當時兩家公司的總資產回報率(Return On Total Assets,簡稱ROTA.指贏利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是:新捷運4.6%;SMRT5.6%.要不要批準兩家公司調價?新加坡公共交通理事會是用海內外相等性質、風險公司比較并把交通業(yè)財務與其它業(yè)務分開,以確保申請人不會賺取過高利潤的。用來比較的本地公司是新加坡郵政(13.4%)和科勝工業(yè)(Semb Corp Industries)(4.9%)。還有六家外國公司包括香港的九龍巴士控股有限公司(7.8%)和地鐵有限公司(4.2%)、英國的Stagecoach集團(6.8%)和First Group PLC(5%)等等。結論是:兩交通公司申報的預期總資產回報率合理,批準了調價方案。
同時調價方案也體現了對弱勢群體的關懷。比如對低收入人群的補貼、對用月票的人的優(yōu)惠等等。
我舉這個例子就是要表明:只有供熱的投資有了社會的平均利潤才可能吸引社會的資金,供熱事業(yè)才會發(fā)展。
當然由于公用事業(yè)的特殊性,它往往是自然壟斷的。就是說在該產業(yè),組織生產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只有一個企業(yè)進行生產。
所以到位的熱價也是需要有管制措施的。這個措施就是競爭。用成本定價的方法是有弊端的。容易導致投資商、運營商利用其自然壟斷的地位通過提高成本來增加利潤。所以自然壟斷下的公用事業(yè)要引進競爭機制。要競爭就必須把投資商和運營商分開。把投資回報和經營利潤分開。舉例說明:我們過去許多小區(qū)的物業(yè)是開發(fā)商的關聯企業(yè)。開發(fā)商在售房時賺一筆,在管房時又賺一筆。不是不可以賺這些錢,而是開發(fā)商和物業(yè)公司往往利用先天的這些權利損害了房主的權益!段飿I(yè)管理條例》的出現使競爭機制得以建立,從機制上保證了房主的權益,所以熱改就是要利用特許經營制度引進競爭。供熱設施的項目建設要通過招標選擇投資商。通過競爭使投資回報趨于合理。運營更是要通過招標選擇運營商。通過競爭使運行成本趨于合理。凡是中標商必須履行自己的承諾,不合格的要被清退。政府就是通過把住進入供熱市場的門檻為市民管住熱價。
三、供熱行業(yè)要做哪些工作。
政府做了自己該做的事,行業(yè)、企業(yè)要干什么呢?要自律。只有用戶合適的情況下,供熱事業(yè)是沒有發(fā)展前途的;只有企業(yè)合適的情況下,供熱事業(yè)也是沒有發(fā)展前途的。只有雙贏、多贏的局面出現才有發(fā)展前途。
現在提出煤熱聯動的方案,本意絕對是好的。但是要供熱企業(yè)每年消化上游一定比例的成本是沒有道理的。上游企業(yè)是資源壟斷。它的價格絕對是壟斷價格。上游漲價不用聽證,它的漲價合理嗎?有沒有不合理的部分?它的不合理部分要別人消化是什么道理?總之這種聯動對上游企業(yè)沒有形成自率的機制。
那么供熱企業(yè)如何自律?供熱企業(yè)的價格也是要監(jiān)管的。用什么方式監(jiān)管呢?
首先需要統一行業(yè)的成本核算制度。形成可以橫向比較的透明的供熱成本。筆者在中國城鎮(zhèn)供熱協會的網站上看到某城市熱價聽證的報道。我們不能埋怨市民降價才好的心理。我們也還不能說我們的價格絕對合理。有買方剩余和賣方剩余是正常的。問題在于就像人們對鐵路、民航的價格不信任一樣,我們目前的熱價不是透明的,或者說透明度不夠。我們必須統一行業(yè)的成本核算制度,形成可以橫向比較的透明的供熱成本。
然后是提出以成本結構為依據的兩部制的熱價方案。需要宣傳的是:兩部制價格收取基價(容量價格)用以補償日常經費開支(固定成本),計量價用以補償邊際成本(變動成本)。這種方法是比傳統的平均成本定價法更能接近理想的邊際成本,是保護消費者利益的。
接下來要形成確定自動形成最高限價的價格公式。聽證審查的是定價公式。核心問題是價格應不應該這樣定。
今后的管理是允許熱價在最高限價之下浮動(比如對先交費的用戶優(yōu)惠、對非高峰用熱優(yōu)惠等等),這就是基于績效的管制。管制的結果是落后的企業(yè)將被淘汰出局。
四、企業(yè)要做的工作。
既然今后的管制方向是基于績效的管制。供熱企業(yè)要回到我們的主題,也就是要努力使資源效益最大化。我們降低成本謀取利潤是合法合理的,但是降低成本不是要通過降低用戶的舒適度來實現的,是要通過節(jié)能降耗來實現的。建研院空調所受北京市市政管委的委托對北京市的建筑進行了測試,我們看到絕大多數建筑沒有達到建設部頒布的節(jié)能標準。今后供熱企業(yè)自己的努力方向就是通過技術進步來提高熱能的轉換、輸配效率,通過發(fā)展提高勞動生產率來減低人工成本,以及通過成本核算、加強管理來減低各項費用,并且通過計量收費來影響用戶,使用戶愿意投入資金改造舊有建筑降低建筑能耗。就是要用盡可能少的熱量讓用戶得到最滿意的服務。
很顯然為了這個目標企業(yè)需要馬上做兩件事。
一個是為實現建設部頒布的節(jié)能標準而細化的企業(yè)技術標準。實現目標是需要有具體的技術或管理手段的。
另一個是用于與用戶簽訂供用熱合同的服務標準。計量了之后還是97%室溫合格率的服務標準是行不通的。反過來,服務標準也要使客戶明白如果建筑物達不到建設部頒布的節(jié)能標準,影響供熱質量、增加熱費負擔責任是開發(fā)商的。供熱企業(yè)和熱用戶從兩個方面促使開發(fā)商守法經營,從而達到全社會在供熱上的成本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降低和能源利用的提高。
總之,我們的目標就是建設一個節(jié)約型的社會;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一個和諧的社會。而這一切均離不開社會的資源效益最大化!本┦袩崃瘓F 陳 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