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師

當前位置:建設工程教育網 報錯頁面_建設工程教育網

您訪問的頁面已經離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頁或者返回首頁
9秒后跳轉到建設工程教育網首頁
 > 正文

注冊巖土工程師考試選擇題精煉

2008-03-31 17:07 來源: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對于樁基礎,一般性勘探孔應深入樁端平面以下()。

  A.10m;

  B.5~10m;

  C.4倍樁徑;

  D.3~5m;

  (答案:D)

  2、當存在軟弱下臥層時,樁基以下硬持力層厚度不宜小于()。

  A.5m;

  B.5倍樁徑;

  C.4倍樁徑;

  D.10倍樁徑;

  (答案:C)

  3、關于樁端進入凍深線或膨脹土的大氣影響急劇層下的深度的確定,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應通過抗拔穩(wěn)定性驗算確定;

  B.不得小于4倍樁徑及1倍擴大端直徑;

  C.最小深度應大于1.5米;

  D.不得小于2倍樁徑

  (答案:D)

  4、樁進入液化土層中的長度(不包括樁尖部分),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1倍樁徑;

  B.砂土不宜小于1.5倍樁徑;

  C.碎石類土不宜小于1倍樁徑;

  D.堅硬粘性土不應小于50cm.

  (答案:A)

  5、單樁水平承載力的取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對于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可根據(jù)單樁水平靜載試驗,取地面處水平位移為10mm(對于水平位移敏感的建筑物取水平位移6mm)對應的荷載;

  B.對于樁身配筋率等于或大于0.65%的灌注樁,可取單樁水平靜載試驗的臨界荷載;

  C.缺少水平靜載試驗時,可按有關公式估算;

  D.灌注樁配筋率對單樁水平承載力設計值的取值有一定影響。

  (答案:B)

  二、多項選擇題:

  6、下列()情況適合于用靜壓預制樁?

  A.樁身穿過季節(jié)性凍土、膨脹土;

  B.樁底持力層為密實碎石層;

  C.樁身穿過淤泥土層;

  D.樁頂持力層為硬粘性土;

  E.樁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答案:CDE)

  7、按整體破壞模式計算群樁承載力,對于假想實體深基礎,下述正確的是()

  A.基底面積為承臺底面積;

  B.基底面積為邊樁外圍所包圍的斷面;

  C.基底面積為邊樁中線所包圍的底斷面;

  D.基底面位置取在承臺底面處;

  E.基底面位置取在樁端處。

  (答案:AB)

  8、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94)的規(guī)定,在沖擊成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進入基巖后每鉆進()毫米應清孔取樣一次,以備終孔驗收?

  A.非樁端持力層為300~500mm;

  B.樁端持力層為100~300mm;

  C.樁端持力層為300~500mm;

  D.非樁端持力層為100~300mm;

  (答案:AB)

  9、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94)的有關規(guī)定,下列闡述正確的有()。

  A.復合受荷樁是指復合樁基中的基樁;

  B.排列基樁時,宜使樁群承載力合力點與長期荷載重心重合,并使樁基受水平力和力矩較大方向有較大的截面模量;

  C.一般應選擇較硬土層作為樁端持力層,樁端全斷面進入持力層對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

  D.當硬持力層較厚且施工條件許可時,樁端全斷面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宜達到樁端阻力的臨界深度。

  (答案:BCD)

班次推薦

4大班次+考前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經典班次組合 專家在線答疑!

特色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特色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4大班次+考前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智能交互課件 階段測試點評!

精品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精品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考前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名師定期直播 一對一跟蹤教學

實驗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實驗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考前模擬題+3套預測題+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大數(shù)據(jù)分析小灶教學 私人定制服務!

定制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定制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以知識點為單元 十分鐘一堂課

智能交互課件 階段測試點評

報同科目輔導 享7折優(yōu)惠!

最新資訊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