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報錯頁面_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您訪問的頁面已經(jīng)離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頁或者返回首頁
9秒后跳轉到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首頁
 > 正文

中國式管理的無為性

2010-03-18 11:20    【  【打印】【我要糾錯】

  上司應該動腦筋,以無形的、看不見的引導行為,來誘使下屬自覺地工作。用無所作為來誘使有所作為,才是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具體作用。

  由天道推衍人事的思維方式自道家首創(chuàng),為儒家等學派所宣揚,現(xiàn)已成為中國式管理的一種特殊思維方式。把自然規(guī)律運用于各種人事活動,用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使許多不知管理為何物的人,也能把自己的企業(yè)搞得紅紅火火,毫不遜色。

  道家所說的“天道”,是指“自然規(guī)律”。“人事”的內(nèi)涵則古今一致,都是指“各種人事活動”。推天道以明人事,意思是推廣自然規(guī)律來化解各種人事問題!饵S帝內(nèi)經(jīng)》中明白指出:“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陰陽,人有夫婦。”依此類推,天象有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人身有氣血運行,水火既濟。氣候有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人身有肝應春氣主升、心應夏氣主浮、肺應秋氣主降、腎應冬氣主沉。天氣異常會造成災難,人身異常會帶來疾病。如果宇宙是個大天地,人身便是個小天地。大天地的自然規(guī)律,可應用于小天地。由此發(fā)展出的不同于西醫(yī)的中醫(yī)思想體系,就特別重視“不治已病,治未病”。預防重于治療,旨在順應人體生理變化的陰陽消長,采取“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的養(yǎng)生大法,來享受人類的自然壽命。

  孔子把這種順應自然規(guī)律的思想應用于管理!墩撜Z衛(wèi)靈公篇》中提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意思是說舜帝不做什么,只是恭敬地向著南面便能夠平治天下了。

  “恭己正南面” 并不是指“安靜地向南坐著,什么事情都不做”,實際上是“為政以德”的表現(xiàn),包含著三方面的意思:一是知人善任。荀子說:“人主者,以官人為能者也。”領導者的責任是提供合適的舞臺,讓下屬好好地發(fā)揮。諸葛孔明的長處很多,唯獨“事必躬親”這一條,不僅累死了自己,也培養(yǎng)不出接班人,萬萬不能學。

  曾國藩平生功業(yè),最得力于“知人”。他提出了“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壽夭看指甲,輕重看腳跟,功名看氣魄,事業(yè)看精神,若要問條理,盡在語言中”的相人要領。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虛虛實實,真?zhèn)坞y辨。“知人”已十分困難,“善任”更加不易。必須量才而用,用其長處,并要放手給人才施展才能的機會。

  知人而又善任的領導者,當然可以無為而治。

  二是德行良好。堯帝傳位給舜,主要是推崇舜的德行良好。相傳舜的基本原則十分簡單,就是不能獲得父母的歡心,就不可以做人;不能承順父母的心,就不可以做人子。他自己竭盡孝道,終于感動很多人,也使大家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事。天下的老百姓,都高興地前來歸順他。周朝的文王,雖然和舜相隔一千多年,但是兩人的事跡幾乎完全相同?梢姷滦辛己,能夠拿美德來服人,大家都會樂于順從。拿美德來培育人,天下的人也都誠心地好好表現(xiàn)。孟子說:“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他認為德行良好,便能夠順應自然,以推及事物的原理。不像現(xiàn)代人稍微有一些知識,便要違反自然,出自私意來穿鑿附會,結果戕害事物的本性,造成很多嚴重的后遺癥。

  德行良好,是無為而治的必備條件,絕無例外。

  三是無為而成?鬃影“無為”當作理想的效果,希望達到“無不為”的目標。老子則將“無為”視為重要的原則,也是最為基本的方法。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評點:“孔子不講無為,依然是孔子。老子不講無為,那就不成其為老子。”但是,他們都十分重視所產(chǎn)生的結果,因為管理是實務,最后的檢驗標準是成果如何。無為而無成,便不配談管理,必須無為而有成。無為卻無不為,才算管理。

  “黃老式”的無為建立在“君無為而臣有為”之上。毛澤東把此簡化為“你辦事,我放心”,十分傳神;蛘卟扇∧承┨厥夥绞剑苊饬税凑粘R(guī)會引起的波折、爭執(zhí)與沖突,看似無為卻另有不一樣的做法。有人因此把老子歸入陰謀家的行列,這是十分錯誤的。陰謀是不能公開的,而且大多是利已害人。老子所主張的無為,是公開說出來的,并且明白地倡導“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不處”。創(chuàng)新的成果,不申請專利,把它貢獻出來,供全體人類共同享用。把正當?shù)氖虑樽龀鰜,卻不夸大自己的能力,絲毫沒有非我不可,否則無法完成的驕傲。使萬物生長,但是不加以主宰。有很大的功業(yè),并不自居。人與人之間的爭端,實際上源于不斷膨脹的占有欲。若是不據(jù)為已有,不自恃能力高強,不把自己當作主宰,而且不自居有功勞,各種紛爭自然化解,哪里有什么陰謀可言呢?

  “無為”至少包含三個層次,分別為無知、無能和無所作為。茲說明如下,以供各階層的主管參考:無知。只要主管自己認為有知,大部分下屬都會自動地裝成無知,以滿足主管的表現(xiàn)欲。有很多下屬向筆者這樣反映:“主管有知,表示他很能干,也很固執(zhí)。他很快地把意見說出來,在他可能只是表示一種看法,在我們卻不得不把它當作指示或命令。我們不方便說出不相同的意見,以免被上司誤解為頂撞。萬一上司聽不進去,甚至于惱羞成怒,把下屬視同叛逆份子,豈不是更加冤枉。因此大家有志一同,扮演無知的角色來密切配合上司。上司有時候口頭責罵大家不動腦筋,竟然如此無知,實際上心里十分高興,因為從上司的臉上可以找到滿足感。我們明白,這樣的反應實際上是受到歡迎的。”

  “上有知而下無知”是常見的現(xiàn)象。很多上司明知“有知”會累壞自己,會傷害下屬,更有可能妨礙下屬的成長,卻始終如此,不想改變。

  反過來,上司無知,才能夠引發(fā)下屬的有知。上司能夠把表現(xiàn)的舞臺讓出來,下屬自然樂于登臺表演。于是,在職場中培育下屬,大家越成長上司越輕松省力,人才斷層的苦惱也將消除于無形。何樂而不為呢?

  上司心虛,唯恐下屬看不起,因而不敢表現(xiàn)無知。實際的情況剛好相反:下屬逐漸了解上司的用意和苦心,知道上司不斷以善意提供機會來促使下屬成長。于是,凡事充分準備,隨時提高警覺。有問必答,并且虛心求教。心存感激,怎么可能看不起這樣的上司呢?

  無能。上司很有能力,而且急于表現(xiàn)。下屬看在眼里,自然心生警惕。不要和上司搶功勞,以免遭受打壓。同樣的道理,自動扮演無能的角色來充分配合,結果是累壞了上司,下屬也不能長進,對整個組織,造成很大的傷害。但是,每次規(guī)勸上司不要這樣處理事務,得到的答案大致上都是:“我也知道這樣不好,更不喜歡這個樣子,可是沒有辦法。碰到這些下屬,干什么都是慢半拍。偏偏我是個急性子,等著被他們急死,還不如自己動手。就這樣知錯不能改,自己累得半死。”言下之意,不幸遇到這樣的下屬,好像是活該倒霉,毫無改變的可能。實際上,只要自己的觀念清楚,明白“下屬和主管不同,后者擁有裁決權,可以立即拍板定案;而前者必須多一層顧慮,亦即在做出決定之前,先想一想上司的立場,可能做出什么樣的反應。就這么一躊躇,一猶豫,便慢了半拍”的道理,自己先耐下性子稍微等一等,下屬就會有所動作。越來越有默契之后,下屬自然會越來越有信心,因而反應也會越來越快。

  大家都有能力,并且樂于表現(xiàn),這總比主管一個人獨撐大廈要安全得多,也有效得多。

  無所作為。這句話的意思不能完全依照字面來理解,說什么沒有任何作為,或者不需要有所作為。真正的用意應該是“盡量減少看得見的具體作為,卻巧妙地增加一些看不見的引導行為”?吹靡姷木唧w作為,盡量讓下屬去表現(xiàn)。帶給他們越多成就感,他們自然就更樂于賣力表現(xiàn)。上司應該動腦筋,以無形的、看不見的引導行為,來誘使下屬自覺地工作。用無所作為來誘使有所作為,才是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具體作用。

  上司無為,下屬也跟著不為;上司無知,大家都跟著無知。這樣的“無”并不符合自然的規(guī)律。老子提倡無為,主要是防止上司的強作妄為,以個人的知和能,來肆意擴張自己的意欲,完全不重視他人的意見和感覺。結果真正有知有能的人,卻只能袖手旁觀,造成整個組織的災難。無所作為,除了消極地讓出空間,還應該積極地誘發(fā)出合理的行為。妥善運用溝通、協(xié)調(diào)和激勵等方法,激發(fā)出下屬的潛在能力,使他們好好地表現(xiàn)。

  為什么說各階層主管都需要這一番說詞呢?因為每一階層的主管,實際上都需要相當程度的無為。程度上有差異,由上而下,分別呈現(xiàn)出大無為、中無為和小無為的狀態(tài)。而不管哪種狀態(tài)都需要學習無為,養(yǎng)成適度無為的習慣。把自己的行為,區(qū)分為有形的和無形的;鶎颖容^重視有形的,高階更加偏重無形的,中堅干部則將有形與無形并重。由基層向上升遷,越來越無形,才能夠越來越放手,讓下屬獲得必要的揮灑空間,合理表現(xiàn)。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