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專業(yè)資料 > 工藝工法 > 房建工程 > 正文

建筑設計知識:落地式外腳手架施工斜道的設置和作用探討

2017-08-24 20:57  來源于網(wǎng)絡  【  【打印】【我要糾錯】

在施工過程中,許多施工人員往往采用工程的樓梯上下作為施工安全通道,外腳手架上未合理設置施工斜道。本文主要就落地式外腳手架施工斜道的設置和作用做一探討。

一、規(guī)范對斜道的要求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6.7條規(guī)定:

6.7.1人行并兼作材料運輸?shù)男钡赖男褪揭税聪铝幸蟠_定:(1)高度不大于6米的腳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2)高度大于6米的腳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

6.7.2斜道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斜道宜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筑物設置。(2)運料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5米,坡度宜采用1:6,人行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米,坡度宜采用1:3。(3)拐彎處應設置平臺,其寬度不應小于斜道寬度。(4)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均應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應為1.2米,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毫米。(5)運料斜道兩側、平臺外圍和端部均應按本規(guī)范第6.4.1~6.4.6條的規(guī)定設置連墻件。每兩步應加設水平斜桿。應按本規(guī)范第6.6.2和6.6.3條的規(guī)定設置剪刀撐和橫向斜撐。

6.7.3斜道腳手板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縱向支托桿間距不應大于500毫米。(2)腳手板順鋪時,接頭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外宜采用三角木填順。(3)人行斜道和運料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0~300毫米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為20~30毫米。

二、施工斜道設置原因分析

1.由于操作層的通道因施工原因不暢通,形成主體樓梯走道由于樓層支撐系統(tǒng)的立桿、縱橫拉結桿縱橫交錯,人員根本無法正常行走。

2.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次序原因,通道路線上存在臨時施工洞口、臨時臨邊無防護的安全隱患。操作人員上下立體操作和行走,材料、工具、雜物易下墜擊傷行走人員。原使用的主體結構樓梯通道存在安全隱患。

3.操作層外立面施工、外墻施工、樓層外立面施工人員必須翻高爬低,由室內(nèi)至外架的攀爬過程中易發(fā)生安全事故。

三、施工斜道用途分析

1.隨著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施工垂直運輸已進化,垂直運輸機械已多元化。所以,施工斜道兼作材料運輸功能應取消,即施工斜道的用途是針對施工人員上下操作的專用道。

2.施工斜道宜適用于多層建筑(高度在25米以下),不適用于小高層、高層建筑。

四、施工斜道搭設要點

1.施工斜道應獨立系統(tǒng)設置。

2.立桿基礎的基土須夯實,切忌基礎不實,避免不均勻沉降,基礎須和做外腳手架統(tǒng)一的外架地面基礎硬化。

3.立桿間距、大小橫桿、欄桿、擋腳桿、掃地桿、剪刀撐應和外腳手架同步規(guī)范設置。

4.連墻件(拉結點):拉結點應單獨設置,如借用外腳手架拉結的,拉結點點位位置腳手架內(nèi)側對應部位應增加拉結點。

5.設置通道口防護棚及安全警示標志。

五、施工斜道的作用

施工斜道是施工人員上下的專用道,無論施工人員到操作層、樓層、外腳手架上,都可以水平地安全行走,起到提高施工人員行走的安全便捷作用。必要時,施工斜道也是火災事故的消防通道。通過多個工程的實踐,證明施工斜道既能提高安全的防護等級,同時又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員上下的速度,防止安全事故、消防事故隱患的發(fā)生。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constructor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