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建筑文苑 > 文苑漫步 > 正文
2009-11-13 14:48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維也納的圣查爾斯大教堂是一座“贊美的建筑”。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大教堂既艷麗又雍容爾雅,雖然已有兩百八十年的歷史,但漫長的歲月毫無磨損它的美貌。作為皇帝的許愿教堂,它在奧地利的地位和藝術成就相當于北京的“天壇”。在去維也納之前,我多次在書上看到它的圖片,據(jù)說這座十八世紀的巴洛克教堂帶有中國建筑的元素,這令我非常好奇,很想親眼證實這個美麗的傳說。
大教堂的設計師是菲舍爾,他是奧地利十八世紀最重要和最有影響的藝術家,他開創(chuàng)了奧地利巴洛克建筑的新時代。他年輕時在羅馬學習建筑,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回奧地利以后,他當上宮廷的建筑師。由于這種御用的地位,因而他設計的建筑總是充滿了喜慶的頌歌:在宗教建筑中,他贊美上帝和圣人;在世俗建筑中,他贊美帝王和貴族。所以他的建筑都是“贊美的建筑”。
巴洛克風格很適合表現(xiàn)“贊美的建筑”,它把雕塑、繪畫、音樂以及各種藝術元素混合成一個壯麗歡騰的場面。然而,任何新風格在開始的時候總會遇到懷疑和反對的聲音。由于基督教推崇樸素和謙遜的生活態(tài)度,因此人們認為巴洛克的藝術形式過于奢華艷俗,令人耽于聲色,與宗教的教義是矛盾的,于是反對把它用于教堂建筑。不過,菲舍爾設計的巴洛克建筑能夠做到華麗而不失莊重,成功地說服人們相信,那些浪漫的動感曲線和豐富多姿的裝飾不但不違背教義,而且能增加人們對上帝的熱愛。
菲舍爾高超的技巧實在令人佩服,他不單有豐富的藝術形式,而且把多種不同的文化元素納入在一個屋頂之下。深厚的功力基于淵博的學識,菲舍爾為了探索建筑藝術的真諦,走遍意大利、普魯士和荷蘭等國,并把研究成果寫成學術著作。他還寫了一部世界建筑史,內(nèi)容包括了伊斯蘭、印度和中國。因此在設計大教堂的時候,他能夠從多種不同的文化中獲取藝術靈感。那座高大的門廊令人想到古希臘的神廟,球面屋頂則顯然是繼承古羅馬的傳統(tǒng)。奇妙的是,正門兩邊的圓柱雖然是摹仿古羅馬皇帝圖拉真的紀念碑,但布局的方式讓人明顯感到伊斯蘭建筑的影響。
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那兩座三層高的門樓,據(jù)說菲舍爾的設計靈感源自中國古建筑。恐怕每個見到它的中國人都會對此產(chǎn)生疑問。不過,在十八世紀的歐洲,所有花巧的設計都被當作中國藝術。對歐洲人來說,中國的建筑就是“巴洛克”。即使今天,奧地利人仍覺得這兩座門樓充滿東方的情調(diào)。由此可見,同一概念的“東方”,在西方人和東方人的眼中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東西”。那么,東西方之間到底有多少諸如此類的誤解呢?
廣義上講,建筑師都是“御用的”,都是為了贊美而工作。盡管上帝與帝王不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角,但每個時代、每個社會仍需要“贊美的建筑”。不過,由于時代和社會不同了,贊美的對象和內(nèi)容也不同了,因此需要不斷地尋找和創(chuàng)造新的建筑語言。2010年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將是當代各國“贊美建筑”的一次大展覽。我們等著瞧吧!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zhuǎn)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zhuǎn)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